
作者:程心“今天有喝什么吗?”曾经以经典广告语成为广东人童年记忆的日本乳酸菌饮料品牌养乐多,近日传出关闭工厂。 10月20日,日本养乐多株式会社宣布,广州养乐多已启动业务重组程序。作为本次重组的一部分,公司将启动广州养乐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一工厂的关闭程序,该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关闭。未来,广州一工厂的功能将逐步转移至广州二工厂和佛山工厂,以优化生产体系,有效利用管理资源。 01销售崩溃,工厂关闭。网站官方信息显示,养乐多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广州开始以养乐多为名进行开发。 2003年,在上海开始运营养乐多的名字。 2002年6月,广州第一家工厂正式投产,养乐多品牌乳酸菌乳饮料开始在广东销售。 2014年,广州养乐多在广州市黄埔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设第二家广州工厂,并于2019年在佛山市三水区开设佛山工厂。三个工厂总面积为116,000平方米,目前三个工厂的总产能可达600万件/天。去年12月10日,养乐多中国确认关闭位于中国上海的乳酸菌饮料生产基地上海工厂,并计划于当天全面停止该工厂的生产活动。据称,上海工厂与上海总部合并,并关闭上海工厂,作为推动业务改革的一部分。据了解,养乐多日本总公司总部宣布,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固定成本,养乐多总部决定将上海工厂的生产活动转移至中国其他生产基地,如天津工厂、无锡工厂等。与此同时,养乐多总部还宣布将解散当地法人实体“上海养乐多乳业有限公司”。公司原有业务部门及其他核心业务将由养乐多总部全资子公司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面接管,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据官网信息,2004年,提泰格养乐多上海公司;还提到“2024年上海公司将转型为上海分公司”。也就是说,这家工厂在上海已经运营了20年。官网信息显示,养乐多(中国)集团在广拥有6个生产基地、53家分公司已开通广东、上海、北京、天津、厦门、福州、衡阳、南昌、昆明等地的送货上门服务。关闭广州第一家工厂后,养乐多的生产基地将减少至五个。养乐多在中国的销售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养乐多总部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养乐多饮料在中国日均销量从625.7万瓶下降至443.9万瓶,降幅显着。广州养乐多的表现尤为令人难过。日均销量从2022年的259.6万瓶下降至184.6万瓶。更令人惊讶的是,2025年1月至3月,广州养乐多日均销量仅为1491万瓶,相比2021年的282万瓶,几乎减半。 02年销量下滑背后。养乐多销量下滑的背后是通用品牌的衰退等乳酸菌饮料。猫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乳饮料在饮料品类中的占比从18.2%下降至16.6%,成为整个饮料品类降幅最大的子品类。曾经以“益生菌”、“肠道健康”等概念风靡市场的乳酸菌饮料,如今却面临消费者信任危机。消费者不再轻易相信“益生菌”的功效,而市场上低温酸奶、西梅汁等替代产品的出现,也让高糖分的传统乳酸菌饮料失去了吸引力。为此,养乐多不断推出新产品。例如,2016年养乐多推出“低糖”产品(小蓝瓶),2023年推出“500亿低糖”产品(小金瓶),2024年5月推出新桃味产品(小粉瓶))。但这并没有让养乐多在竞争中保持长期增长。在养乐多陷入困境的同时,国内乳酸菌饮料企业却在迅速增加。蒙牛乳业的“优益C”、伊利集团的“美益天”以及味全、ia等都是与养乐多直接竞争的低温乳酸菌。这些本土品牌不仅在产品创新上更加敏捷,在乳酸菌含量方面也更具竞争力。养乐多总是号称含有“100亿活乳酸菌”,而蒙牛和伊利直接达到每100ml 500亿乳酸菌含量。价格战也成为本土品牌的一张王牌。相比养乐多,很多国产乳酸菌饮料的价格要低一些。对于追求性价比的买家来说,养乐多没有价格优势。 03 未来挑战 面对市场挑战,养乐多并没有坐以待毙。 2023年起,养乐多进行了一系列业务重组措施es,似乎在2025年有明显改善。agya。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1月至3月,养乐多在中国的日均销量为383.1万瓶,同比增长3.9%。但这一数字与2019年同期597.4万瓶的日销量仍有较大差距,养乐多的复苏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养乐多的困境只是饮料行业乳酸菌寒冬的一个缩影。不仅是养乐多,国内主要常温乳酸菌饮料企业均瑶健康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2025年上半年,均瑶健康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仅增长1.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46.6万元,同比下降78.5%。整个饮料乳酸菌品类目前正在经历一场重塑f 市场结构。和很多大牌保健饮品一样,容易被“乳酸菌”这个概念吸引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养乐多广州第一家工厂的关闭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2019年日销量760.9万瓶的峰值,到如今的销量几乎减半。养乐多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似乎已经结束。在广州一工厂的生产功能转移至广州二工厂和佛山工厂的同时,养乐多正在尝试通过优化生产体系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但要恢复市场,仅靠效率提升还远远不够。面对喜新厌旧的新一代妈妈们,以及健康饮料的源源不断的供应,以“百亿益力多活菌,助肠道运动”为口号走红市场的乳酸菌饮料,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法则。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