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交所官网发布了2024-2025年度上海上市公司函件披露审核结果。就证券行业而言,此次评估共覆盖30家上市证券公司或上市证券公司实体。其中,10家证券公司被评为A类,分别是中信证券、国金证券、中泰证券、东方证券、招商证券、财通证券、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华泰证券、国投资本。 B类券商共有18家,分别是西南证券、财大证券、华安证券、信达证券、首都证券、天风证券、东兴证券、国泰海通、红塔证券、中原证券、中银证券、光大证券、浙商证券、中国嘉业。南京证券、华创云信、哈尔滨投资有限公司有两家C公司类别评价结果,分别是湘财股份和太平洋证券。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优质企业上市是支撑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促进金融循环和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微观基础。信息披露质量是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体现,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上海证券交易所承担信息披露管理的主体责任。自2013年起,每年对上海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审核,并根据监管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审核政策。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始终将信息披露作为与各方高效沟通的主要窗口。资本市场全面展示公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确保信函披露合法合规、提高信函披露内容质量、积极变革信函披露程序等多个维度,全面优化信息披露质量和影响。东吴证券表示,公司始终将信息披露质量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关注点。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结合制度基础,不断完善管理架构,优化信息披露流程,提高披露内容质量,确保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我们关注投资者的需求,积极深化行业经营信息分析,主动披露精选与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在年报、业绩简报中结合视觉图文、视频等形式,使信息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记者了解到,深交所也对深交所上市公司函件披露情况进行年度审核,但结果尚未公布。上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审核结果主要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并辅以上市公司平均经营水平、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等因素。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年度信息审核审核对象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年度12月31日(含)之前,审核期限为上年度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关于审核结果的适用,本所在审核再融资、吸收合并等事项时,将参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核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为D的上市公司,企业家将在以下方面加强监管和指导:原则上暂停信用信息申请。直通车业务信息披露; Bigyang-pansin ang pangangasiwa ng sarili sa pangangasiwa ng impormasyon sa pagsisiwalat at palakasin ang pagsusuri sa post-event, atbp。 2025)》(以下统称《评价指引》)。沪深证券交易所表示,本次修订《评价指引》《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新“国九规定”扩大和“1+n”政策文件要求,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的积极举措。《审查指引》重点围绕加强信息披露管理、严厉惩治财务造假、加强现金分红管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等工作安排,通过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