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持续走高,公募定向增发开始“择优”,总认购金额超过3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情绪升温,不少公募基金选择通过规避定向增发来获取折价和估值收益。尤其是科技股的暴涨,产生了较强的赚钱效应,进一步活跃了私募市场。年内,超过315亿资金进入公募参与固定收益,同比增长超过50%。根据增发公告日精选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已有35家基金公司参与今年以来的定增配股,认购总额达到认购金额315.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50%。其中,基金、财通基金认购金额各超90亿元,基金、广发基金、兴证环球基金等公司认购金额在12亿元至27亿元之间。诺德基金总经理助理、定向增发业务负责人黄毅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情绪升温,部分公募基金通过定向增发市场获得折扣、提升估值。目前定向增发项目供给处于较低水平,市场预计将持续。”随着‘并购六项建议’、‘科创板八项建议’等政策的落地和深化,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整合已成为趋势。黄毅表示,私募市场的私募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供给决定的,今年项目整体供给良好,如果后续市场没有明显不利因素,预计私募整体供给将比2024年更加积极。此外,固定收益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密切。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 理事会常务会议提出“股市持续稳定”。在此背景下,整体市场情绪温和至温和,市场良好走势有望延续。财通基金指出,2025年,定向增发市场供给量将稳步增加,但折价率和增发比例将低于去年同期,反映出对定向增发市场和企业关注度的提升。激发了资本参与热情。这或许是市场预期固定投资资产表现更加积极的信号。市场配置私募价值凸显,今年以来,私募资金金额较大的项目集中在创新科技、高端制造、医药等领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充裕流动性的支撑下,固定杠杆策略有望受益“贴现阿尔法”和“资产阿尔法”的双重提升,配置价值将凸显。黄毅表示,今年以来,流动性环境保持相对宽松,市场信心持续回升。目前,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价值没有太大分歧。主要关注的可能更多是如何以更“舒适”的价格参与。私人场所的折扣性质资产在这一点上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决策不应该仅仅根据折现率,而应该基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我们不仅要关注静态条件,还要关注行业层面的动态边际变化,从中期角度进行布局。另外,作为市场估值的总体水平,不再需要判断标的的估值,不能单纯依靠绝对估值指标,而必须结合其相对位置 在历史和行业范围内,力争以相对合理的价格配置优质资产。 ”他说。财通基金表示,从具体项目来看,可适当关注并购重组项目支持融资。定增市场,以及相关的增发项目都是值得探索的机会。特别关注机构。被突出显示。我们特别注重通过组合管理参与固定投资,构建具有“反脆弱”特征的投资组合,抵御潜在的不确定性,有效提升投资者的操作体验和获得感。 “他说。